客观分析清醒面对理性处理——关于“国际形式与当前中日关系”的讲座
“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”,国际形势风云变幻,继去年的伊拉克战事,以美国为中心的政治新闻今年已转移到东亚。自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常任理事国的改革方案后,世界上的几个国家便有所行动,但争议最大的莫过于日本。日本政府对历史的错误认识极大地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,尤其是深受战争之苦的中、韩、朝等周边国家。一段时间以来,韩国举国抗议日本,此种态势也在中国国内有所体现,甚至北京一些高校出现示威游行的事件,我校党委领导也非常关心此事,希望能够以学术报告的形式使同学们理性思考、谨慎处理。4月26日晚5:30在新区4106,第九期“太阳岛”论坛请到我校社科部国际政治形式研究专家,社科部政治经济学、邓小平理论、当代政治经济学主讲教师罗宪祯教授,作关于“国际形势与当前中日关系”的讲座。
中日之间的关系
谈到中日关系,罗教授指出在“十六大”上,针对当前的国际形势,我国政府提出了要“处理好大国关系,周边关系,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和多边关系”。并指出,“大国关系是关键,周边关系是首要,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是基础,多边关系是舞台”。进入21世纪,我国重点是发展与大国之间的关系,而中国与日本既是与大国的关系,又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,因此说处理好两国间的关系很重要。但是近几年来,中日之间的双关关系出现了诸多问题。首先是台湾问题,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但日本一些势力却一味忽视我国对台湾主权问题的严正态度。同样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也悬而未决。再有是关于东海资源开发划分的问题,我国政府一贯认为,此事应通过谈判解决,但日本却授权民间公司来开采,这样就使得问题严重化,我国政府希望双方能从大局出发,此后日本政府也做出“共同开发”的让步,但是能否真正实现,这需要双方的共同协调。中日关系“和则两利,斗则两伤”,两国关系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两国人民的安康与幸福,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。
怎样看待中国民众对日情绪
日本政府近几年的做法极大的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,在这种情况下,今年又提出要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,就使得亚洲其周边地区反日情绪一度高涨。即使如此,日本政府仍不肯正视历史,尤其是历史教科书问题,这就更加深了与周边的民族仇恨。而今天,当我们把爱国精神转化为爱国行动时,就必须做到:一、理性的思维。当大多数人说“抵制日货”时,也许他们不了解,现在的“日货”已不全是由日本生产出口到中国,而大多数是由日方投资中国生产的,日本在华投资不仅解决了劳动力的问题,而且也增加了国家的税收,可谓是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,一旦抵制“日货”,那是否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呢?二、具有法制观念。虽然各国的法律上规定“游行自由,言论自由”,但实际上这些也都是受到法律约束的。三、具有大局意识。纵观国际形势,日本如此嚣张,也是因为有美国做后台,日本充其量是个“打手”来牵制中国。而中国正处于最重要的战略时期,只有维持稳定,才能使各项事业顺利进行。我们大学生要有更高的素质和觉悟,认识到当前的形势,时刻紧记“一切行动听指挥”,才能无往而不胜!
我们应该相信,中国政府有能力处理好中日关系,有能力维持国家稳定,而我们大学生要做的是努力学好本领,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出一份力,使祖国真正成为世界强国!
校大学生媒中心
记者史天文姜玲玲